网站首页 > 情感社区> 文章内容

情感操控:3G时代的2G理由

※发布时间:2017-8-7 17:26:43   ※发布作者:habao   ※出自何处: 

  通讯传情达意的本质特征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,却在技术的改善中逐渐增加新的内容,它们既为情感的选择和判断提供更多线索和参考,也为感情的支配和操控提供工具和手段。不知不觉,我们就成了3G时代的爱情木偶。

  爱情从来都不会直截了当,它的艰深与魅力也恰恰在此。想象、解读、揣测、期待,人为的心理因素赋予客观信息截然不同的含义,最终,影响我们情感判断的,往往不是某个简单的事件,而是我们对事件的理解。作为感情本身,爱或者不爱,既是抽象的,也没有特别的意义,我们需要让抽象变得具体,让平淡无奇变得卓荦不凡。技术,或者说以科技为代表的物质手段,充当了“化为神奇”的魔棒。

  鸿雁传书的年代,我们只能在字里行间感受爱情的浓淡。信件返来的频次和快慢,也是辨析依据之一,只是这种由第三方代为传递的通信渠道,充满了不确定性。你无从知道,是因为邮的原因耽搁了一封信,还是对方的犹豫不决让它姗姗来迟。此外,字迹的书写方式,齐整还是潦草,也透出写信人的心情和态度。还有些细枝末节,比如信纸的选择,信的折叠方式等,都会带给我们某种隐约暗示。“信纸被泪水打湿,字迹变得模糊”,是最为常见的情感隐喻。

  有声时代的交流,让沟通更加便捷,表达更加直白,也让想象有所衰减。闻其音远比见其字来得直接。电波大大缩短了彼此之间的时空距离,千山万水不复成阻碍,而且提供更为直接的线索,以供选择和判断。

  固定电话的好处在于,你可以在确定的地点找到确定的人。所以,对方有没有打电话给你,就成为他(她)是否喜欢你的一个直觉标准。由于技术所限,这种判别也会有误差,除非24小时坚守,否则你会错过某个重要电话,而“打电话给你,你不在”,也就成为最为简单有效的托词。

  来电的频率和时间长短,说语的方式,声调的高低,气息的急缓,语速的快慢,也都给我们提供了更多的识别依据,它们所带来的暗示和潜伏的信息,远非一纸信笺所能涵盖。

  手机的出现,将时间、地点、距离的阻隔减至最弱,GPRS或者CDMA成为情感世界的不速之客,电磁波以其看不见的方式,填充、、我们的情感空间,我们对“者”心存,却又心甘情愿地被其俘虏。

  你没有理由不打电话,你也没有理由不接电话,你必须马上回复短信,你需要证明你的所在……稍有犹疑和差池,就能让对方感觉到你的怠慢,你的不忠,你的隐瞒。你的秘密,你的隐私,你的幸福,就藏在那部小小的手机里。它就在你身边,无时无刻、无处不在,你无可逃。

  我们手握手机这部情感的检测仪,来操控、测试、设计我们的爱情表达;同时,也被操控、被测试、被设计。

  我们希望借助技术,在自己和对方之间建立顺畅的连接渠道;我们也在引擎的强大搜索功能下,成为GPS定位中一个或移动或静止的小圆点。客观因素不再是理由和借口,以全球通的广阔覆盖范围和良好服务,你很少有机会杳无音讯。而你一旦躲过搜寻,就可能招来对方疑窦丛生。冯小刚在他的《手机》里,给予不开机或者不在服务区不光彩的理由,如果不是心虚,或者逃避,你有什么理由不在“服务区”?

  爱情需要两相厮守、不分彼此、亲密无间。卓越的科技进步,让这一切变成现实。想马上听到我的声音吗,想随时知道我在哪里吗,想天天看到我吗?你能!

  3G时代,一切皆有可能。你不仅可以读到文字(短信和邮件),听到声音(电话),更可以看到对方的一举一动(视频)。信息越多,判断越准确;手段越先进,操控越得心应手。随时随刻,我们都能洞悉对方的行踪,不存在“鞭长莫及”,世界尽在手中。

  操控爱情的技术手段推陈出新、变换不断,就像随时升级的杀毒软件,有多少可能的漏洞,就有多少补丁。也许某一天,就像《阿凡达》一样,你的思维能进入另外一个,实现完全的无缝对接。只是,当技术的触角遍及情感世界的每个角落,爱情是更牢固还是更脆弱?我们是越安全,还是越?心理防线是越少,还是越多?

  我们无处可逃。隐私的成本越来越大,的空间越来越逼仄,的方式越来越。可爱情呢,它依然远远地站着,向我们微笑,从来不曾远离,也从不轻易靠近。

  推荐:

  

相关阅读
  • 没有资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