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背景:近期,湖南一名12岁男孩因不满母亲的,挥刀弑母的消息引发网络热议。是什么让一个本该阳光灿烂、天真无邪的少年变得如此?相关报道中也深挖了这个孩子的成长背景,童年时经历的贫穷、孤独、情感的忽视成了挂在这个少年身上的标签,而早期情感的缺失、亲情链接不足则促成了悲剧的开始。其实,生活中鲜少会出现这样极端的例子,但缺少早期情感链接的孩子却比比皆是。这种缺失的情感给孩子带来的,很可能伴随一生。
由于家庭的一些变故,肖琳(化名)出生后被接到外地和姥姥姥爷一起生活。上小学时才被母亲接回身边。她一直不觉得母亲的家是自己的家,而且和母亲的关系也很微妙。“我能感觉到,她总是刻意讨好我,我厌恶这种行为。但我也想得到她的爱,心里很矛盾。”尤其母亲在教育她的时候,她表现得更加叛逆。“我觉得她说得都不对,好像做什么事儿都和我反着来。”
后来,当肖琳学习和工作的时候,她发现自己很难与他人建立亲密的关系。“我很讨厌和别人有亲密接触,同学间都有闺蜜,但我不行,别人背后说我是‘怪胎’。”毕业工作后,面对两性关系,肖琳更是抱着“既然要失去,为什么要开始”的“”别人的好意。26岁的她很少与别人有贴心的交流,“我心里很孤独,总是自己一个人。”
其实,生活中像肖琳一样的人还有很多。今年已经62岁的陈女士回忆起童年都是奶奶的身影。“我小时候和奶奶一起生活,11岁的时候才回到我妈身边。”许多年,她和母亲的关系都不冷不热,没有多亲密也没有多疏远。后来,陈女士结婚生子,有了自己的家庭,自己的女儿。“女儿是我一手带大的,和我特别亲。我就总想着,我在我母亲那里没得到的,要加倍给我的女儿,不能让她和我有一样的经历。”
去年,陈女士85岁的母亲骨折卧床,陈女士负责照顾。“那天,我买菜回来,进屋问问我妈需要什么不?她突然摸着我的手说:‘手都冻凉了,这一天把你累的,快歇一会儿吧,我大姑娘也是60多岁的人了。’,我听后差点哭了,这么多年,我都没听她对我说过这么温暖的话。”
早在1917年,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就发表了《悲伤与抑郁》,他指出,的早期分居对孩子的心理会产生严重的影响。不要认为“他还小,什么都不懂。离开无关紧要。”情况并非如此。
有心理学家曾做过相关的观察和研究,发现孩子与母亲分离,情绪会经历三个阶段。第一阶段是阻力。没看到母亲,孩子通过哭泣和尖叫来表达。他们感到困惑、害怕和紧张,一直寻找母亲;第二阶段是。孩子开始想念他的母亲,他对母亲的期望逐渐变为,随后对很多事物失去兴趣;最后一个阶段是异化。孩子看上去接受了现实,一切似乎已经恢复正常。但事实上,他已经完全放弃了对母亲的渴望。只有这样,他才能停止痛苦。很多家长认为,分开的孩子,刚开始让他哭几天,然后就能好了。家长们认为这是一个常态,却没有看出这是一个表示。孩子的心表面上虽然看不出伤心和痛苦,但那是一个伤口,即使有一天痊愈,结的疤也会“提醒”痛苦,阻碍其寻找新的感情。
而当有一天,父母想“接回”孩子,却发现,接回了孩子的人,却接不回孩子的心。他们会觉得孩子很陌生,和自己不亲近,孩子还很难,出现“我说的都是对的,但孩子就是不听”的教养困境。孩子也容易产生父母不理解我或“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就在一边指手画脚”的感觉,出现对父母更大的叛逆,更深的误会。这种状态很可能会伴随一生。家长们要知道,别人或许可以照料孩子的生活,但永远无法完全替代父母给予孩子的心理成长,给予孩子内心强大的安全感。
需要值得关注的是,早期情感缺失的孩子在安全感方面也是严重缺失的。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心理科医生陈爽表示,安全感是一个人本能的需要,是爱和归属感的土壤。如果一个人缺乏安全感,那么他更多的内在动力都会用于满足安全的需求,无暇顾及爱与尊重,甚至实现。缺乏安全感的人,在成年后更容易出现焦虑、抑郁、,易对他人缺乏信任,很难与人建立长久的亲密关系,有可能显得狭隘或行为刻板,也有可能的存在感较低,甚至可能做出一些不可理喻的事情来证明自己存在。对安全感的缺乏也可能在其他方面寻求补偿,比如过度囤积、拼命工作……但补偿行为往往很难实现真正意义的补偿,所以更容易出现一些非常规意义上的过度行为或者酒药依赖,心理疾病发生的概率升高,或一定程度的影响人生活的质量,也可能给周围及亲密的人带来麻烦。而缺乏安全感的人如果有了自己的孩子,往往也很难提供一段高质量的母婴或者亲子关系。
1.尽可能有质量的陪伴。有些父母一边陪孩子一边玩手机,实际上是人在心不在。他不了解孩子开不开心,遇没遇到挫折,有没有不安困惑。需要强调是有质量的陪伴,而不仅仅是陪伴。
2.要做有效的亲子沟通。比较有效的沟通是与孩子游戏,并参与到游戏中去,在游戏的过程中分享彼此的感受。情感有流动、有交流才是有意义的沟通和成长的基础。
3.忙碌时要有交代的离开。在疲劳、忙碌的时候,要有交代、理由的离开,告知孩子去向和回来的时间,同时接纳孩子的情绪。有时候并不是遗弃对孩子造成重大的心理,而是被遗弃感。
4.有尺度分享彼此的生活和情绪。孩子会学习父母处理问题的方式,对待情绪的态度,以及解决困境的径等等。这常好的建立亲子认同和教养的过程,也更有利于与孩子建立情感链接。
5.父母双方站在同一阵线。父母有不同的意见要背后沟通,协调一致。尤其是当着孩子的面,要彼此尊重,互相支持。因为良好的夫妻关系更利于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。
梦见假牙掉了